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1:37 点击次数:150
台上,李雪健看上去脸颊瘦削,头顶头发稀少,他一脸严肃地缓缓走着,一说话,那声音低沉沙哑,透着股威严。
突然间,王光美觉得眼前的景象跟以前的林彪重叠了,那些陈年往事就像放电影一样,一幕幕在脑海里清晰展现,让她心里头那叫一个难受。
演出落幕之后,王光美走上前,跟各位演员都一一握了手,表示感谢,不过唯独没找李雪健。
旁边的工作人员轻声告知:“这位是表演艺术家李雪健老师,并非林彪。”
王光美神色严肃地应了声,讲道:“雪健演得实在出色,我完全把他当成了林彪,我可不会跟那样的角色握手。”
李雪健演林彪演得真是太像了,熟悉林彪的人都觉得难以分辨,这足以看出他的演技有多高超。
舞台上那短短的一刻光彩,背后是李雪健十年如一日的苦练。他能将林彪这个角色刻画得如此惟妙惟肖,全靠平日里下的那些真功夫。
【活脱脱的“林彪”】
说实话,要是比经验、比地位,那时候的李雪健压根儿就不适合演林彪这么个大人物。毕竟他那时候还是个新人,也就只演过一部电影,叫《天山行》。
可没想到,眼瞅着所有事儿都摆弄妥当了,马上就要进入正经排练了,结果那个定好的演员因为时间冲突,突然间就不来了。
团队里大伙儿正急得没办法时,副团长苏克突然一拍脑门,记起有个叫李雪健的小子,下半边脸和林彪在延安那时候简直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,于是决定让他来试试这个角色。
李雪健打小就对文艺特别着迷,上中学那会儿,他就加入了宣传队,表演起了山东快书。到了16岁,他进了工厂干活,但一有空儿,还是爱去参与样板戏的排练。
1973年,李雪健正式穿上了军装,加入了二炮的业余文艺宣传队伍。他特别拼,也有真本事,再加上导演卢威的帮忙说话,1977年,他就成功考进了空政的文艺团。
李雪健那时候才23岁,特别年轻。刚开始在圈里,他就是个新人小弟,只能做些零七八碎的杂活。别说演主角了,就连那种只有几句话的小角色“路人甲乙丙丁”都轮不到他。
这次,李雪健猛然间得知能有机会扮演林彪,心里头觉得简直是天上掉馅饼,高兴得不得了。
李雪健特别看重这次机遇,立刻就开始深入琢磨起要演的角色。
他把林彪的照片贴得到处都是,满屋子都是。接着,他又搜罗来林彪的讲话录音、纪录片这些资料。从那以后,他每天不吃不喝也要研究林彪的表情、一举一动还有说话的声音,试图从这些外在的表现去猜测林彪那复杂难懂的心里到底在想啥。
林彪这个人,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头秃、身瘦。为了让自己的外形更符合角色形象,李雪健二话不说,直接就把头发剃了个精光,然后又硬生生地减掉了二十多斤体重。
那段时间,李雪健会专门换上林彪的衣裳,跑到大会堂、毛家湾这些地儿,去找林彪以前的副手和战友聊聊,就为了能把“林彪”这个角色演得跟真的一样。
走位那天正式开始,李雪健一亮相,扮演的林彪那叫一个传神,直接把在场的所有人都看愣了。
瞅着李雪健那光秃秃的脑袋,瘦弱的身子,还有一举一动间透出的那股子阴郁和深沉,大家都忍不住惊叫起来:这哪像李雪健啊,简直就是活脱脱的林彪嘛!
就连空政文化部的头头黄河也连连称赞说:“这小子化完妆,往天安门那儿一站,简直能吓人一跳。”
李雪健的表演不光外表神似,内在也刻画得入木三分。在正式登台那会儿,他还特地加上了个小动作,就是玩火柴,这一举动特别贴近林彪日常生活的习惯。
这一表现让人眼前一亮,不单是立刻让角色变得栩栩如生,还让整个话剧的品质上了个大台阶,收获了观众的一致好评。李雪健因为这个角色,成功拿到了中国戏剧界最顶级的奖项——梅花奖。
其实,李雪健在他的演艺路上,还演过很多像这样特别真实的角色。
李雪健在电影《荆轲刺秦王》里演秦始皇,那眼神、那眉毛,都带着一股狠劲儿,帝王范儿十足。他不用说话,光是瞅瞅你,你就能感觉到他那股子千古第一皇帝的霸气,压得人喘不过气来。
在《嘿,老头》这部剧里,李雪健大变样,演了个得了老年痴呆的小老头。剧里有一段他费劲喝酒的场景,那演技,简直就是“示范级”的;
2004年那部电视剧《搭错车》里头,李雪健演的是一个不能说话的爸爸。整部剧下来,他硬是一句话没说,可凭着那了不起的演技,光靠眼神和一举一动,就把观众的心给牢牢牵住了。
除了这些,焦裕禄、杨善洲、甘祖昌等人也都被他演得活灵活现。李雪健演的每个角色都特别真实,让人印象深刻。
李雪健能在影视圈摸爬滚打40多年,塑造出那么多让人难忘的角色,说到底,靠的就是一股子“豁出去”的劲儿。他对待表演,那真是下了狠心,用尽全力。说白了,就是拼尽全力,不顾一切。
他总是念叨,要想成为真正的专业演员,不玩命根本就不行。
【演戏不玩命就是不专业】
啥是“豁出去演戏”呢?
在李雪健的演艺观念中,做演员就得全身心融入角色里。
演员得大方点,别藏着掖着,得把自己完全豁出去。角色有啥需要,演员就得二话不说去适应,想尽办法跟角色合拍。
拍摄1990年的电视剧《渴望》那会儿,为了把好男人宋大成的老实巴交和心眼儿好演得到位,李雪健可真是下了功夫,他大吃大喝,愣是在短时间内让自己的体重噌噌往上涨了十多斤。
李雪健演活了宋大成这个角色,特别用心,结果一下子就火了,成了中国大家都知道的影视明星。从那以后,好多剧本都像下雨一样,纷纷找上门来让他挑。
看了好多作品后,李雪健一下子就相中了那部电影《焦裕禄》。不过那时候啊,焦裕禄的妻子徐俊雅对李雪健可不太瞧得上。
焦裕禄这个干部榜样,真的是个勤俭节约、吃苦耐劳的好汉,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这样。他个子挺高,有一米七八,但人特别瘦。因为常年在户外干活,皮肤也是晒得黑黑的。
看看李雪健吧,他在《渴望》里特意把自己吃胖了,整个人看起来胖嘟嘟的,皮肤也白白嫩嫩。而且,他的个子还比焦裕禄这个角色矮了大概六七公分呢,外形上真的差挺多的。
不过,就像他内心那股“遵从角色,全力以赴去演”的劲儿一样,当徐俊雅提出疑问时,李雪健没咋辩解,他只是在心里憋了一股劲儿,打算靠实际行动给大伙儿看看,证明自己的实力。
拿到角色后,李雪健立刻动手瘦身,整整三个月,他就靠吃白菜梗子过日子,结果一下子瘦了20斤。原本身体挺壮实的他,愣是给饿成了皮包骨的样子。
老是这么一会儿胖一会儿瘦的,对身体伤害真的很大。身边的人都跟李雪健说,别太豁出去了,得悠着点。
李雪健表示:“我既然演了这个角色,那就得让观众觉得值。”
为了这个角色,李雪健硬是每天只让自己睡俩小时,就是想亲身体验那种长时间缺觉带来的焦虑、迷糊和累垮的感觉,从而更好地去理解焦裕禄的生活状态和他的精神面貌。
李雪健没按老一套演法来,也没急着在电影里秀自己有多“靓”,他就是深挖焦裕禄这辈子的事儿,一点一点地把一个活生生的人物给立起来了。他把焦裕禄那种一身正气、心里装着老百姓的“公仆精神”给演绝了。
当他出现在镜头里,那双眼睛因为老熬夜显得没神又带着忧郁,那一刻,一股特别真挚的情感突破了所有演技的界限,让在场的每个观众心里都受到了极大的触动。
一开始,徐俊雅对李雪健并没抱太大希望,但没想到,一下子就把她所有的担心都给消除了。
李雪健真的是特别用心,特别敬业,他演得那叫一个深刻,直接就把徐俊雅给看哭了。徐俊雅忍不住感慨地说:“雪健,你可真是不容易啊!”
李雪健的努力没白搭,《焦裕禄》电影一上映,大家伙儿都夸好。那片子里的气势,真是杠杠的,当年那么多好电影,它愣是一下子就冒尖了,还在1991年把金鸡奖、百花奖的“最佳故事片”都给拿了下来。
李雪健扮演的焦裕禄角色,在圈里头被大家夸为“中国塑造得最棒的英雄榜样”。
要是说演这些角色让李雪健身体吃了大亏,那在2000年拍《中国轨道》那会儿,他简直就是豁出去了。那时候,李雪健已经得上了鼻咽癌。
当得知那个检查结果时,电影还在拍着没结束呢。但李雪健老师的病情眼看着就越来越重了,连说话都说不太清楚,台词都讲不利索了。因为他的身体情况,剧组最后商量了一下,决定先把拍摄给停了。
但是,李雪健对这个决定非常不赞同。他心里明白,要是电影真停了,那不光是投进去的大钱要打水漂,所有演员和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也都白费了。李雪健实在不想看到这样的场面,不管大家怎么劝,他就是不肯让步,坚持自己的看法。
我就是拼了命,也不能让这个戏半途而废。
李雪健每天的生活挺有规律的,上午他会去医院接受化疗和治疗,到了下午,他就又回到剧组,硬着头皮继续工作,雷打不动。
特别是拍最后那场戏,李雪健硬是用他虚弱的身子骨,站得笔直笔直的。他一字一句说得清清楚楚,感情也特别到位,说完那段台词,就算是给这部电影拍摄工作做了个漂亮的收尾。
那会儿,剧组里头就像是开了闸的洪水,眼泪直往外冒。大伙儿都被刘雪峰那股子敬业劲儿,给深深打动了。
跟现在那些手指破了点皮就得坐救护车的年轻演员比起来,老戏骨李雪健真的是拿命在演戏,他给大伙儿好好上了一课,啥叫真正的“艺人精神”。
【看淡名利,君子坦荡】
1990年的时候,李雪健因为演了“焦裕禄”这个角色,一下子就拿下了金鸡奖和百花奖两个大奖,成了大家公认的“双料影帝”。从那以后,他的事业就迎来了最红火的时候。
当一大堆鲜花、荣誉、奖杯,还有那连绵不断的掌声朝李雪健涌来时,他一点也没飘飘然,更没被这些给弄迷糊了。相反,他特别冷静,还特别谦虚。
他老在想,自己不过才体验了几个月的焦裕禄式生活,就已经觉得实在太难熬了。但焦裕禄呢,他可是一辈子都过着这样的日子啊!那到底该给谁鼓掌呢?是演焦裕禄的自己呢,还是那个真实的焦裕禄?
李雪健心里头觉得应该是后者才对,可大家伙儿的看法却偏偏是前者,这让他感到非常过意不去,心里头七上八下的。
领奖的时候,他就这样开口说了:
焦裕禄吃了不少苦,受了不少累,而所有的荣耀和好处,都让李雪健这小子给捞着了。好人总是默默付出,傻人有傻福,名气和利益都落到了李雪健头上。
说完那句话,全场立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,大家全都被李雪健那坦坦荡荡、真诚无畏的精神给打动了。
如今看看那些年轻的演员们,还有谁能把演的角色看得比自己还重要,谁又能做到不把荣誉当回事儿,像李雪健老师那样淡泊呢?
大多数演员都没意识到,真正厉害的是角色本身,而非演他的人,但李雪健却非常明白这一点,他把所有的赞誉都给了好榜样焦裕禄。
他的艺术视野和层次,早就不是一般艺人能比的了,完全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“人民艺术家”。
他的品行纯洁无瑕,性格孤傲不群,为人又特别谦逊,在演艺圈里堪称楷模。
从《渴望》里的宋大志,再到《水浒传》中的宋江,还有像焦裕禄、杨善洲那样的好党员,以及开国将帅甘祖昌,李雪健挑的角色都挺有“地方味”。你看,他选的角色都是很有本土特色的。
说起来,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那会儿,大陆拍的电影电视受欧美、日本,还有咱们港台那边的影响可大了。
好多演员现在都爱追求“国际化”,对那些带着“中国特色”的角色不太瞧得上。
说说那阵子特别火的日本电影《追捕》吧,那时候,好多咱们大陆的演员都学着高仓健的样子,想着能借着那角色的风头让自己也火一把。
但李雪健一直都有自己的主见,从不随波逐流。
我是个演戏的,得对自己的角色上心,得从日常里去找他们的影子,一点儿都不能糊弄。
李雪健觉得,要演好戏,光靠想象可不行。得真真切切地融入生活,摸透角色的心思,这样才能演得活灵活现,让人物跃然眼前。
一味地照搬别国文化,到最后只会搞得“东施效颦”,得不偿失。
所以,当别的演员都一股脑儿地跟着日本电影的风格走时,李雪健却走了一条不一样的路。在电影《大侦探》里,他演活了一个既聪明又风趣,还满满是中国传统侠客气息的旧时候私家侦探。
在表演时,李雪健完全没摆架子或故意做作,他用的是咱们老百姓能听懂的本土语言,这让观众们感到非常亲切,产生了强烈的共鸣。
坚持自己的文艺追求,让李雪健拥有了非凡的艺术之路。
肯定地说,“月亮有圆有缺,人也不可能十全十美”。李雪健的演艺路上也不是一帆风顺,他也曾经因为成就太大而“飘”过一段时间。
【从堕落到重生】
李雪健演了几个超有名的角色后,就变得有点得意忘形了。
从一个地道的庄稼汉一跃成为万人迷的大明星,他头一回尝到了成功的甜头,结果就陷在这高兴劲儿里出不来了,过上了一段“辣子烟卷加老白干,三样心头好天天见”、“隔三差五小酌一下,隔周就得痛饮一场”的逍遥日子。
工作上,他还是跟个永动机似的,不停地忙活,一点不知累。
其实吧,他本该把时间花在好好雕琢角色上,结果却都耗在了一场接一场的商业活动里头。
他像陀螺一样在各个剧组转个不停,靠着以前学的那套表演方法,机械又单调地扮演着各式各样的角色。
到了2000年的时候,我查出了鼻咽癌,这种日子才算是到头了。
拍完《中国轨道》那会儿,李雪健身体不好,硬是挺着病痛拍完了。之后,他就把手里的工作全停了,专心去治病了。
放疗的经历相当煎熬,李雪健每天都在忍受着极大的身体折磨。情况最糟糕那会儿,他的脖子上都烂了,连化疗都做不了。
每当疼得实在受不了时,李雪健心里就会回想起过去那些日子收获的喝彩和好评。一想到把病治好就能重回片场,他立马觉得,不管多大的苦都能咬牙挺过去。
不过,李雪健心里除了盼着好事儿,还有件事让他挺过意不去的,就是1999年那会儿放的那部电影《横空出世》。
这部电影里,李雪健演了个司令员,他领着部队和科研团队,在大沙漠里头拼死拼活地干,最后真的把原子弹给搞出来了,这事儿全世界都震惊了。
这部电影其实特别受欢迎,特别是里面李雪健领着大伙一块儿唱《打夯歌》那段,不少观众看完都直夸李雪健演技真棒,把咱们中国人的那股子志气都给唱出来了。
躺在病床上的李雪健,每次一想到那部电影,心里就直嘀咕,怪自己那时候胖得不成样子。
李雪健觉得,那时候国家挺困难的,好多人都还在为吃饱穿暖发愁。像那种在大沙漠里扎根,一门心思搞研究的“头儿”,身材肯定得是那种干巴巴的。但电影里头的自己呢,脸圆乎乎的,身子骨也挺结实,一点都看不出是饿过肚子的人。
李雪健在心里头反复琢磨,当时为了演好“焦裕禄”,他能眼睛不眨地甩掉二十多斤肉,可到了拍《横空出世》那会儿,咋就做不到了呢?
李雪健好好想了想,最后琢磨明白了,说到底,就是成功后他“飘”了,被这个大千世界迷得晕头转向,没了钻研和创作的心思,对自己也慢慢放松了要求。
想到这些事儿,李雪健在病床上心里头真是过意不去,感觉特别对不住那些一直支持他的观众朋友们。
他对自己演艺事业的结局心有不甘,不想就这样带着“不光彩”的标签结束。所以他暗暗下定决心:只要能挺过眼前这个生死攸关的坎儿,他就一定要找回最初的热情,继续演下去。
好消息是,李雪健真的好了。一出医院大门,他就急着往剧组赶。隔了一年多,当他再次吃上剧组提供的盒饭时,心里真是感慨万千,觉得这就是最幸福的事儿了。
从那以后,李雪健就不再参加任何商业活动了,除非是为了影视作品,否则很少能在公众场合看到他。
每当有电视台想找他合作,他总是会低调回应:“我这人不太会说话,嘴皮子不利索,我所有的情感都在演的角色里头了。”
碰到采访机会,李雪健会大方分享那段“走弯路”的日子。他甚至直接自我调侃说:那时候活得太随性了,对工作不上心,现在想想真是挺后悔的。
很明显,李雪健是真真正正地看到了自己的不对,好好分析了一番,也明白了错在哪,他一直都拿这个当教训,保证以后不会再犯。这也就是他作为一个艺术家了不起的地方。
现在这种能自我反思的大气度,在影视圈里,到底还有几个明星能真正做到啊?
李雪健演戏已经41年了,这期间他总共赢得了39个奖项,其中有33个是最佳男主角,还有2个是终身成就大奖。
他业务能力顶呱呱,人品更是没得说,简直就是中国演员都应该看齐的榜样,是个实实在在的人民艺术家,实至名归。
演员不必非得亮丽耀眼,也不用做到十全十美,关键得有一颗一门心思“把戏演好”的真诚之心。
期盼中国以后的影视界里,能多出几位像李雪健那样,靠作品实实在在赢得观众心的行家,少些光想着四处捞快钱、靠八卦博眼球的那些“流量明星”。